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戰爭

中外戰史─越南戰爭
中外戰史─越南戰爭
壹前言
自從一九四五年來越戰可分成下述階段
  1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四年的法越盟軍作戰
  2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三年美軍介入越戰
  3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越戰越南化
  4一九七九年中越共邊境戰爭
  本文僅就前三階段作介紹,首先簡介前三階段的大事記要
1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胡志明宣佈獨立  2一九四日六年九月十九法越戰爭爆發
  3一九五四年五月奠邊府法軍向越盟投降 4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一日簽署日內瓦協定
  5一九五五年十月廿六日越南共和國成立 6一九六三年十一日一日西貢發生政變
  7一九六四年八月三日發生東京灣事件  8一九六八年一月卅日越共發動第一次春
季攻勢
9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五日尼克森實施越戰 10一九七0年五月一日美越軍進入高棉
   越南化政策 作戰
  11一九七二年三月越共發動第二次春季 12一九七三年一月廿七日簽署巴黎和約
    攻勢
13一九七五年一月七日越共再度發動攻 14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七日阮文紹決定放
    勢 棄中央高地
  15一九七五年四月卅日越南淪亡
貳作戰地區簡介
一概述:
越南位居中南半島之東,位於北緯八度卅三分至北緯廿三度廿二分,東經一0二度四
分至東經一0九度廿分之間,南北長東西窄,形狀如英文字母的S。北和中國廣東廣西
雲南接攘,西和高棉寮國相連,東南西南分別瀕東京灣南中國海及暹羅灣。
  面積:卅二萬八千多平方公里。
人口:二六四0萬︵一九五四年︶。
 二山系:主要山系有三 
1北山山脈:位越南北部,為雲高原向東南之延伸,形成中越之界山,平均標高約在
        一千公尺左右。
  2橫山山脈:亦源自雲貴高原,縱貫越南西北,為越南與寮北之天然疆界,平均標高
        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左右。
  3安南山脈:來自雲貴高原的無量山脈,為越南與寮南之界山,向東南延伸形成越南
中部之高原地帶,平均標高亦在一千公尺左右。
 三水系:主要水系有二
  1紅河水系:上游源於雲南,總長一一七0公里,由海防注入東京灣,其下游沖積而
        成的三角洲,為北越最大的平原精華區與工業中心。
  2湄公河水系:上游為瀾滄江,流經中國西南諸省及寮泰高三國,而由越南南部
        流入南中國海,其下游所沖積的平原為全越最大的平原為馳名世界的
        米倉。
 四氣候:
1由於越南居低緯度,四季溫差不大,最北端冬季之最低溫約在攝氏十六度C,最南
   端則在廿二度左右。
2就降雨狀況而言,一年概分為乾濕二季,北緯十一度以北地區,兩季恆為五月至九
   月,年平均降雨量約為一八00公厘;以南地區則為五至十一月,年平均降雨量為
三000公厘。
3雨量充沛,適合植物生長,故境內山地多叢林,平原多沼澤與高莖植物,尤以湄公
   河三角洲為最。
五人文概況
1種族:以越南族為多數,約佔總人口七十%,其次為高棉族及泰族,一九五四年有
      華僑約一五0萬左右。
2語言:以越語及法語為官方語言,華語也相當普遍。
  3宗教:以佛教為主,信徒約佔總人口八十%以上,由於勢力龐大,其領導人往往可
      以左右政局。
參法越盟作戰研究
一戰爭緣起
越南原為中國藩屬,一八八五年中法安南之役清廷將其割讓給法國,法國復於一八九
二年征服寮國,加上早在一八六三年即佔領高棉,一併將之納為殖民地,統稱為法屬印度
支那。
法國為安撫三邦人民,准許各自保有其原來王朝及官制,但一切大權卻完全操縱在法
國人手中,由於生活在異族統治之下,渴望獨立自由的民族意識油然而生,可歌可泣的反
法運動時有所聞,越共就假藉民族主義之名,披上民主自由之外衣,竄起於此時。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武元甲潛回越南,美軍為獲取越南日軍情報並誤以為其係民族主義
者,因此協助其建軍,一九四五年四月武將其軍隊改名為越南解放軍,由於越南長期淪於
異族統治之下,因此胡志明等人的活動很容易爭取到民心,到了日本投降的前夕,其勢力
己擴張到河內,日本投降後第三天,胡志明率領八百名解放軍進入河內,以越盟中央委員
會主席名義,號召越南名流志士共組臨時政府,經胡志明登高一呼,立即聞風景從,八月
廿四日保大王被迫退位,九月二日胡志明正式在河內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盟軍總部將越南境內的日軍以北緯十六度為界區分為
南北兩區受降,北區由中國負責,南區由英國負責。英軍接收南越後即協助法國建軍,運
送法國遠征軍,轉運武器彈藥,以利法國對南越的征服,並重建法國的統治。一九四五年
末中國軍由盧漢率領佔領北越,胡志明深恐盧漢干涉越南內政,製造戰爭,乃於一九四六
年三月與前法國代表聖安東尼簽署協議,准許法軍合法進駐北越,接替中國軍隊︵胡志明
相信打敗法軍較打敗中國軍容易︶往後,法國仍希望統治越南,雙方即衝突不斷,一九四
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當胡志明獲悉法軍計畫向越盟發動攻擊時,乃向法國宣戰。
  法越戰爭初期,越盟建軍猶在萌芽階段,力量脆弱,不堪一擊,因此只能退守山區,
一九四九年秋中共軍隊自長江流域進入西南邊疆,對越盟的抗法軍提供了及時的支援,一
九五0年初,正值抗法戰爭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時,胡志明潛赴中國大陸向中共求援,
中共即派羅貴波為政治顧問團團長,向北越當局提供有關財經組訓民運思想教育與
思想改造及革命鬥爭等工作經驗,嗣後又以陳賡為中共黨中央代表的身分,協助北越訓練
其黨政幹部及軍隊,並直接指導越軍作戰,又以韋國清任軍事顧問團團長,給予戰略戰術
方面的指導,且協助北越軍遂行多次戰役並指導一九五四年五月的奠邊府戰役。
  一九五一年胡志明將印度支那共產黨改組為越南勞動黨,亦即越南共產黨,越盟一詞  
遂逐漸廢棄不用。
  一九五二年一月黑河西岸除少數據點外,幾乎全為越南控制,九月越共為協助寮共之
叛亂,企圖進兵寮國,一九五三年法軍為阻止越共西進,遂依馬奇諾式之傳統守勢思想,
佔領奠邊府以待敵決戰。
二奠邊府會戰研究
1作戰地區簡介
奠邊府位於寮越邊境附近,距中國大陸一三0公里,距寮國十六公里,是一個位居
  群山中的橢園形盆地,南北長約二十公里,東西寬約八公里,為北越進入寮國必經
   之地,人口約一萬,大都以務農為生,奠邊府盆地平均海拔三七0公尺,環繞四週
   的高地平均海拔達一一00公尺以上,高地上森林密佈,由地形來看,越共以少數
   兵力佔領四周要點就可以瞰制盆地中的法軍,同時又因空間狹窄,使法軍失去內線
   作戰成功的條件而處於不利態勢。
  2法軍為何在此和越盟決戰
   法軍原處於不利態勢,若為求安全而佔領四週高地,則又顯得兵力不足,再說奠邊
   府遠離法軍河內基地,必須依靠一條既遙遠又脆弱的空中補給線來維持戰力,所以
   未開戰之前,法軍失敗己成定局。但為何當年法駐越印度支那軍的總司令納瓦爾又
   為何欲在此地和越盟決一死戰?根據納氏日後回憶,大致可以歸納出下列理由:
   防禦寮國是當時法國政府的政策,但在中南半島的法軍實在沒有多餘兵力可以部
    署在寮國境內,所以選擇一重要地形加以固守以阻止越盟進入寮國似乎為一節約
    兵力的可行方案,奠邊府正是寮國皇都鑾勃拉邦東面群山中的唯一門戶,納氏相
    信,在國內增兵到達前,暫時固守此地區確有必要。
   根據判斷,法軍若不立即佔領奠邊府,則短期內該地將成為越盟軍第三十六師的
    作戰基地,越盟可由此輕易擊滅西北高原地區效忠法軍的汱族游擊隊,並從而向
    寮國心臟地帶進出。
註:納瓦爾之構想為:
在奠邊府建立堅強的防禦據點,並在周邊建立支援防禦陣地,以重砲鎮守,並有
空軍支授。鼓勵越盟軍向強固陣地進攻,然後集中強大火力,摧毀越盟部隊。
法軍也了解到法軍無足夠兵力防守周邊高地以確保補給線的安全,法軍必須空中補
   給線維持戰力,針對以上弱點,法軍曾經過極慎重的考量與激烈的辯論,並曾聘請
   甫參加過韓戰熟悉俄製火砲的美國軍事專家提供意見,最後終於得出以下結論: 
   越共沒有足夠的後勤能力,從遠在四百公里外的諒山去補給與維持一支足以威脅
    奠邊一萬四千名以逸待勞法軍的兵力,充其量不過是一個配有少數砲兵的加強步
    兵師而已,法軍有能力將其擊敗或擊滅。
法軍掌握絕對的空優,可以早期發現越共的行動,以空中攻擊妨害其集中機動
    並摧毀其補給系統。
根據美國專家的保證:
A越共的火砲口徑及射擊技術,無論如何也無法利用盆地四週高地直接指向奠邊
 府機場及盆地中央之法軍主陣地,除非越共將其火砲放列在面向盆地之前斜面
 上,但法軍之砲兵及空軍能立即將其摧毀。
B法軍在掌握空優之狀態下,空運空投必可保持不輟,最低限度夜間的空中補給
 作業不會有問題。
納氏深信,剛在一九五三年板門店韓戰戰停協定簽過字的中共,將不會直接介入
 越戰。
美國自一九五0年起即給予法國大量的軍援︵每年約五億美元︶,以對抗共黨,
    依據法軍在奠邊府戰況緊急時,可獲得必要的協助。
根據上述分析與判斷,納氏認為此一行動方案具有相當成功公算的機會,便決定佔領
奠邊府,構築工事,等待越共到達相機決戰。
3雙方兵力
法軍
步兵十二個營傘兵二個營一0五榴砲一個營一五五砲一個營,兵力約一萬
    四千人。
越盟軍:
    越共在中共全力支援下,從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上旬至一九五四年二月下旬,短短
    三個月的時間在奠邊府四週部署了三個步兵師︵三0八師三一二師三一六師
    三0四師︶及一個完全由中共訓練與裝備的砲兵師,兵力約四萬人。
4作戰經過
一九五四年三月十二日越盟軍三0八師對卡布雷列發起攻擊,並於三月十三日攻
 陷,三一二師在砲兵支援下於十五日攻陷東北方據點,三0四師則向伊沙貝爾壓
 迫,三一六師則向則東南方向奠邊府進迫。
法軍於三月十五日以傘兵戰車奪回卡布雷列,三天後又主動放棄。
三月十八日法軍機場外圍據點失守,機場受威脅,十天後機場無法起降飛機。
三月三十日越盟軍發動總攻擊,奪下外圍據點,守軍糧盡援絕,到五月七日向越
 盟軍投降。
5法軍失敗原因檢討
將決戰地點選擇距離基地遙遠,且無地面補給線可通達之處,致持續戰力無法保
    持。
對奠邊府周邊的地形未作深入的研究,致陷於內線作戰最不利的狀況。
始終居於被動。
6法軍對各項因素之評估檢討
法軍認為其在奠邊府作戰中有能力做到:
A以空中偵察,早期發現越共行動而攻擊之。
    B以空中攻擊或砲兵射擊,摧毀越共任何可以直接威脅機場的砲兵陣地。
    但事實上:
A共軍在濃密的森林中運動,避開了法軍的空中威脅。
B作戰沒幾天,機場即被迫關閉,法軍不但無法實施空運作業,而且連夜間的空
     投補給,也大半落入敵手。
C因此,法軍犯了高估自己能力的錯誤。
法軍對越共能力的判斷
A越共到達奠邊府的兵力不會超過一個加強步兵師。
B越共砲兵之口徑數量及射擊技術都不值得重視。
但事實上:
A越共到達奠邊府的兵力為三個步兵師及一個砲兵師。
B越共不但在砲兵的口徑與數量上壓倒法軍,而在射擊技術上也十分高明。越盟
利用坑道戰術,將重砲掩埋於面對奠邊府的四週山前,而不是山後,法軍砲兵
     幾乎均毀於此一戰術。
C因此法軍犯了低估敵人的錯誤。
法軍對中越共行動的假定
A越共的基地在諒山︵距奠邊府約四百公里︶,越共沒有足夠的後勤能力以支援
 奠邊府的作戰。
B中共不會直接介入。
但事實上:
A越共的基地在距奠邊府約一百公里的中國大陸。
B中共約以五萬名人力二百門大砲支援越共的作戰。
C因此,法軍犯了一廂情願判定敵人行動的錯誤。
法軍對美國的期望
A法軍之所以願意在奠邊府與越共決一死戰,其主要理由之一,即是美國默許將
 以海空軍武力支援法軍。
B美國在戰況危急時,基於其他考量,拒絕對法軍施予援手。
C法軍犯了將成功建立在依賴別人援助上的錯誤。
7奠邊府戰役的教訓
為將者必須對野戰用兵的基本原則有相當的研究。
狀況判斷不可高估自己低估敵人,料敵務必從寬。
不能以自己一廂情願的思維來判定敵人的行動。
不可過份依賴別人。
肆美軍介入越戰研究
一美軍介入越戰
1一九五四年十月廿三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在最後一批法軍撤離中南半島後宣佈直接支
   援南越政府
2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二日首批美軍顧問三百人到達南越,協助訓練南越三軍
  3一九六二年二月八日美國在南越成立軍援司令部,顧問二六四六人,一九六三年則
   達一六七三二人
  4一九六四年八月東京灣事件,詹森總統派遣戰鬥部隊至南越抵抗共黨侵略
二美國在越戰的戰爭指導─有限戰爭
美國在越戰中採行有限戰爭的政策,企圖在不擴大戰爭規模的原則下,以戰逼和。因
此美國一面向南越增兵,加強軍事行動,協助南越軍在十七度線以南地區剿共,以迫使共
黨接受和談,一方面又儘力阻止戰爭擴大,禁止美軍將地面戰事帶出南越,對北越轟炸的
目標也須經過慎重選擇與批准,以避免前蘇聯及中共參戰。因此,駐越美軍任務可歸納為
以下三點:
1沿南越漫長的邊境線,堵住共黨的滲透。
2協力南越政府軍擊滅境內的越共游擊隊。
  3依命令對共黨的後方基地滲透路線與庇護所做選擇性的轟炸。
在此錯誤的戰爭指導之下,美軍在南越作戰會產生如下之困難:
  1不知道向誰宣戰: 
   是中共或蘇俄嗎?若宣戰則可能引發核子大戰,故不可能向兩者宣戰。
是北越嗎?美國曾表明不願摧毀北越政權的立場,故也不是北越。
  是越共嗎?美國根本未承認這支寄生在南越的共黨組織與軍隊,故也不是北越。 
  美軍自從介入越戰就不曾向誰宣戰過,連宣戰隊象都無法確定的戰爭,又如何擬定作 
  戰構想?又如何指導會戰?又如何贏得勝利?
  2不易捕捉殲滅敵人
找不到敵人:由於越共份子與南越人同文同種,只要他們一進入南越境內,就可
以立即消失在黃皮膚黑頭髮的人海中,美軍居於明處,空有強大的兵力與火力,
反落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堵不住敵人:由於美軍不能越界攻擊,所以只有採取治標的方法,沿邊境線部署
    兵力,堵住共黨滲透的路線,以截斷越共游擊隊兵力的增長與持續戰力的來源,
    但是南越的邊境線過於漫長,而且地形又過於極端複雜,美軍的堵塞行動可說全
    無效果。
打不著敵人:在一九六八年越共發動春季攻勢之前,越共在南越戰場始終對盟軍
    以游擊戰行持久性的戰略消耗,盟軍一直找不到機會打擊越共的主力,使得戰爭
    一直陷於膠著。
追不上敵人:由於越共隨時可以進入北越高棉寮國等美軍的限制區尋求庇護
    ,美軍只能望邊境興嘆。
因此此項政策為一項極嚴重的錯誤,理由如下:
  1目標與手段相矛盾:美國的目標是迫和,而政策則是不擴大戰爭。但要迫使越共和
談則必須施加軍事壓力而擴大戰爭規模,如此則違背政策;但若不擴大戰爭規模, 
,卻無法迫使越共和談,而無法達到目標。
2使美軍沒有宣戰的對象,且落入被動挨打的地位。
三美國若大舉進攻北越,中蘇共反應分析
 1韓戰越戰時空之比較
A時代背景不同:韓戰發生於一九五0年,是時中共一面倒向蘇共,故中共聽命於
    蘇共,傾其全力抗美援朝;而美軍介入越戰則在一九六五年,此時中蘇共為爭領
    導地位而反目成仇其至兵戎相向,兩國在邊境上以重兵相對峙。
   B地緣位置不同:朝鮮半島緊鄰東北及蘇俄遠東軍區,故兩共可就近支援;越南近
    中國南方諸省,但卻遠離蘇俄,中共可直接支援越共,蘇共則否。
   C結語:不應以韓戰之狀況來制定越戰之政策;因地緣關係,中共在越戰中扮演著
    比蘇俄更積極與更重的角色。
2蘇共反應之分析
A直接出兵:由於中共對蘇共深具戒心,不會同意蘇軍假道中國大陸出兵越南。若
      俄軍經海路運兵,除要有龐大海軍兵力外,尚須通過美國的海上封鎖
      區域。
B間接出兵:中共不可能再受其指使,而北韓外蒙皆為遠離越南之小國,故沒有間
         接出兵的條件。
C與美國進行核子大戰:蘇共在核子武器的精確度及威力均未超過美國,若以核子
      武器攻擊美國,將使中共漁翁得利。
D加緊物質援助,並在國際上叫囂美國侵略越南。
3中共反應之分析
 中共若欲參戰,必須先慎重考慮以下問題:
A是否有能力同時面對國軍蘇共美軍三方面之敵作戰。
B在文革內部混亂之際能否適時動員與集中足夠之兵力參戰。
C支援北越之行動是否會危及其權力鬥爭的進行。
D在經濟上是否有能力再支援一場可能比韓戰損失更大的戰爭,而在思想動員民
    心士氣方面又如何?
四一九六八年越共春季攻勢研究
胡志明將赤化南越區分成鬥爭均勢與反攻三個時期來進來,依照一九六三年至一九
六五年南越政局的動盪及越共活動囂張來看,南越被赤化乃眼前之事,但由於美軍的介入
,使得越共垂手可得的利益又無法到手,因此越共能否赤化南越的關鍵在於能否迫使美軍
撤兵上,美軍若撤兵,則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然而如何才能使美軍撤兵,依據對法戰爭的
經驗,在主客觀條件均有利之時,只要再創造一次奠邊府式的勝利,即可達到目標,這就
是越共在一九六八年春季攻勢中刻意尋求一次決定性會戰的原因。
  至於越共為何選擇溪生為會戰地區,其原因一致如下:
  1溪生與奠邊府相極似
   A皆為群山中的小盆地。
B皆為靠近邊境,遠離本身基地的孤立據點。
C皆只有一條公路與基地聯絡。
D敵軍皆部署有相當的兵力,若加以擊滅,可影響戰局。
2溪生距離胡志明小徑最大運輸站車邦只有四十公里,嚴重影響胡志明小徑的安全。
3溪生位於非軍事區以南卅二公里,寮國邊境以東十公里處,越共可前述二個美軍自
訂的禁區內從容集中兵力,一越界即可對溪生完成包圍,而且後勤支援較易,各類 
設施均可設於南越境外。
由於美軍一直不能捕捉越共主力加以殲滅,而今越共竟以正規軍之主力,欲在溪生進
行一場決戰,即給予美軍進行一次捕捉越共有生戰力的機會。
  溪生之役歷時七十七天,由於越共將溪生圍的水洩不通,故美軍之補給全賴空投,所
幸美軍掌握絕對空優,出動二萬五千架次飛機,發射十多萬發砲彈與十萬噸炸彈,使越共
陣亡二萬人,四月七日越共因為傷六過大而自動退兵。
五胡志明小徑研究
游擊戰的配合條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具備一個可靠的基地支援,有了可靠的基地支
援,就能以少數的兵力與龐大的敵人作戰,且能使敵人窮於應付,例如阿爾及利亞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後,以突尼西亞為基地,對法軍進行游擊戰,當時阿軍不及五萬人,而法軍卻
動員了五十萬人,最後阿軍還是趕走法軍,使阿國獲得獨立。再者法越盟戰爭,一九四六
年之時越共由於缺乏基地,故在法軍追剿下只得化整為零四處逃避,但到了一九四九年大
陸赤化後,越共有了可靠的基地,狀況開始轉變,越共以不到十萬人牽制法軍三十萬人,
使法軍耗費五十億美元的軍費,但仍免不了在奠邊府一戰而投降。再如二次大戰戰後,蘇
俄赤化東歐並支援希臘的共黨游擊隊叛亂,後來因南斯拉夫與蘇俄關係惡化,南國便切斷
了蘇俄假道該國以支援希共的補給線,使希共的叛亂很快地就被政府軍剿滅。前寮國總理
佛瑪所言,胡志明小徑實是游擊隊之生命線,越共若喪失胡徑,則不獨無法再進行對南越
的侵略戰爭,而且部署在南越及高棉的部隊也將面臨被擊滅的危險
  一九五八年以前的越共游擊隊,雖然有北越為基地,但卻沒有通達後方基地的補給線
,因此這些越共只好各自為生。胡徑是假道中立國的寮國,在越南國境線以西不遠,概略
與國界平行的一條走廊,並有支線通達高棉,其發展是從一九五九年共黨在雨季戰鬥中擊
敗寮國政府軍,控制了寮國東部與越南毗連的狹長地區後,才漸成形。其起點是十七度線
以北不遠的穆嘉關口,後來稍北方的歌女峽關口也被運用,以減少穆嘉關的擁擠,北越人
員與裝備由上述關口進入寮國,再沿胡徑南下,越過十七度線後即可在任何一點進入南越
境內,最初沿胡徑南下的越共,僅能憑臆測而行,翻過千山萬水之後,在不定的地點轉向 
東方以進入南越游擊地區,其行程不但緩慢費時,成功的機率也不高,到了一九六0年十
二月以後,由於北越共黨接管了在南越共黨游擊隊的作戰指導,胡徑的運用狀況才有了顯
著的成效,首先越共在沿途建立了許多轉運站,站距恰為一天行程,接著完成許多小型的
接待營舍野戰醫院和補給站,通常一名嚮導,帶領四十至五十名越共,送到次一轉運站
,交給下一站的嚮導接待後,再回到原地點待命,而次一站的嚮導也如法泡製,這個辦法
使嚮導對其引導的路段十分熟悉,但對其他的路段則一無所知。胡徑因位於濃密的森林地
區,極易隱蔽而不易偵察,故越戰全期,美軍對胡徑的真實路線也未必全盤了解,一九六
八年後,由於滲透量日增,胡徑的若干路段拓寬為卡車雙向通行道,沿途醫院的數量與設
備也大為改善,河內更成立一支五千人的特別運輸單位來調節與控制胡徑的運輸能量。︵
全長六百至八百哩︶
  一九六0年高棉元首施亞努宣佈該國保持中立,但高棉東部與越寮緊臨的幾省一直由
棉共所控制而拒受施亞努指揮,而棉共又一直受到越共的支援,因此越共自然延長胡徑進
入高棉,此支線稱施亞努小徑,長約一百哩,可全線通行汽車,一九六五年才被美軍發現
,由於美國尊重高棉的中立,使其成為越共游擊隊主要的安全避難所及整補區。
  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胡徑運輸能量為:
1士兵六十三萬  2糧食十萬噸  3槍支四十萬支  4彈藥五萬噸
六尼克森越戰越南化政策研究
美國自一九六五年直接以軍事行動介入越戰以來,由於戰略的錯誤,截至尼克森上台
時為止,不但未能得到決定性的勝利,反而花費了近一千億美元的軍費,及損失了四萬名
子弟兵的生命,經濟的蕭條,人民的厭戰,加上越共的頑抗,使美國人對以戰迫和的政策
逐漸動搖了信心,勝利既是遙遙無期,而這種巨大的損耗又不知要拖到那一天,使美國人
陷入和戰兩難,進退失據的困境中。
  尼克森之所以要積極結束越戰,其原因大致如下:
  1民意之所趨:尼克森入主白宮之時,正值越戰的高潮,美國國內陷入一片因越戰而
引起的混亂衰落與恐懼之中,大部份的美國人都反對美國繼續入越戰,尼克森便順從民
意,以光榮結束越戰為諾言,一舉登上總統寶座,故其上任之後,即積極尋求結束越戰之
道。
2國家利益之考量:美國介入越戰直接是為了東南亞的安全,間接是為了美國的國家
利益,但是現在狀況不同了,美國繼續介入越戰固然可以暫時保障東南亞的巿伓,然而美
國的國家利益卻嚴重受損,因為越戰的曠日持久造成美國國力的逐漸衰退,而長期的衰退
可能造成遠近兩種後果:
  A近的後果:當美國長期在越戰消耗,使其國力衰退至某一程度時,即無法再支持南
   越,而南越一旦失去美國的支持,必定很快即被赤化。
B遠的後果:越共的幕後指使者為中蘇共,中蘇共藉越戰長期拖住美國,一方面消耗
   美國國力,一方面對美國進行內部革命,一旦美國國力遠落於共產集團之後時,美
   國就要失去所有海外基地而退回本土。
  由此分析,可知站在美國的立場繼續打越戰,是不符合其國家利益的。
  美國既不願出兵北越,以求一勞永逸地解決越南的動亂,而繼續介入越戰不但不符合 
其國家利益,又違背了民意,況且美國人自認他們沒有義務再為外國人流血,所以尼克森
上台之後即積極謀求解決越戰。
  但又要如何達決越戰越南化的理想,美國在推行越戰越南化政策時,若能注意下列問
題,當年所作的犧牲也就不會完全沒有意義。
  1鞏固南越安定力量:南越政情相當複雜,經濟又貧困,共黨的滲透無孔不入,使其
   對美國產生極大的依賴心理,這種心理是南越獨立作戰的一大障礙,故美國在撤軍
   之,前必須協助南越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中心和安定的社會秩序,使南越能逐
   漸走上自立自強的道路。
2撤軍與建軍配合:美軍撤離越南,原美軍的成戰任務,即要交給南越軍,因此必須
   先協助南越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在建軍過程中,裝備的移轉相當容,易但使用
   裝備的人才及各級幹部並非一蹴可及,因此美軍的撤退必須擬定一明確而合理的時
   程表,使撤軍與南越的建軍能互相配合。
  3應留置若干部隊,為了表示美國協助南越繼續抵抗越共的決心,美軍不應完全撤退
   ,必須留置若干平衡性的作戰部隊,如美軍在韓國,以穩定南越的人心及應付不意
   的狀況。
4撤軍前應先消除南越所受的各項威脅:美國以五十多萬大軍參戰,仍無法取勝,現 
   在把戰爭的擔子交給士氣戰力均無法與美軍相比較的南越軍,其前途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美國要保障美軍撤退後南越的安全,與戰爭能在有利的情況下進行,必須:
   A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消滅越共的主力,並摧毀其庇護所。
B澈底破壞胡徑,必須時以南越軍長期佔領之,以切斷越共補給線,使其失去失存
    發展的條件。
  5不可先撤退再與共黨談判:否則將失掉討價還價的王牌,使往後的談判陷於不利的
   地位。
一九六八年尼克森上台後即逐步撤軍,一九七0年三月龍諾推翻施亞努政權要求高棉
境內越共撤軍,但越共策動其同路人企圖推翻龍諾政府,龍諾便向盟軍求援,尼氏為了保
障美軍撤退後南越的安全,為了消滅越共出擊盟軍的庇護所,為了提高盟軍士氣,而於四
月卅日宣佈對高棉境內越共庇護所發動攻擊,但因新聞媒體事先洩密,加上限制盟軍作戰
時間不得超過二個月,在空間上不得超過廿一點七哩,不但未能擊滅越共主力,反而激起
更大反戰風潮。一九七一年四月越共發動春季攻勢,南越軍招架不住,幸賴美國海空軍全
力支援,戰況才得穩住,此時美軍僅餘十一萬,尼氏仍未因越南情勢危急而停止撤軍,一
九七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三年六月,韓國澳洲紐西蘭菲律賓泰國駐軍先後撤離,
一九七三年一月廿七日,越共在經不起B五十二轟炸,南越在受不了美國政治壓力之下,
在巴黎簽訂定停戰協定,立即全面停火,二個月內美軍完全撤退越南,尼氏宣稱這是一項
光榮的和平,美國退出越南光明磊落,絕非戰敗之故。往後二年,越共大舉向南滲透,至
一九七五年一月止,共滲透十萬名兵員七百輛坦克車一五00門大砲,違反停火協定
六萬五千次,造成南萬四十萬軍民的傷亡,並引發南越的淪亡。
七阮文紹放棄中央高地三省及廣治研究
一九七五年三月三日,越共第二師一部截斷歸仁至百里居間之交通,並攻佔附近六個
縣城,三月十七日,越共第三二0師攻陷邦美蜀,三月十四日,當邦美蜀遭受攻擊時,阮  
文紹鑑於情勢之嚴重,便在芽莊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放棄中央高原的崑嵩百里居達樂
三省與最北端的廣治省,以縮短陣線集中火力,相機與越共決戰。三月十七日,阮文紹
向全國廣播了他的決定,並宣佈撤退的行動立即開始。
  第一軍區於接到命令後,三月十九日倉促撤出廣治及順化,三月廿二日越共攻陷廣義
,截斷南越軍的退路,並驅使百萬難民擁塞於途,使第一軍區的部隊湧向峴港,三月廿六
日,阮文紹見大勢不妙,乃下令守死峴港,但第二天軍區司令吳廣長中將乘軍艦逃亡,使
整個指揮系統瓦解,峴港十萬守軍士氣全消,三月卅日未作任何抵抗即向越共投降,到三
月卅一日,南越第一軍區部隊僅剩原先調回西貢的二萬多人,餘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軍區於三月七日當天立即放棄崑嵩百里居與達樂三省,軍區司令范文富中將率
先撤至芽莊,南越軍潰不成軍,至四月七日,歸仁綏和芽莊金蘭灣大叻等主要省
會及都市,皆未經戰鬥而一一放棄。
  四月十七日高棉龍諾政府向共黨無條件投降,對西頁政府造成沈重的打擊。
  四月廿日,越共以十個師約十四萬人的兵力,分五路進軍西貢,當時南越在西貢及湄
公河三角洲尚有五個完整的步兵師三個空降旅及數百架戰機,若奮力一擊仍大有可為。
但四月廿一日,阮文紹被迫下台由陳文香繼任,四月廿七日,西貢吃緊,新山一機場不斷
受到攻擊,達官貴人紛紛一走了之,廿八日陳文香下台,楊文明上台,楊不但沒有一戰的
決心,反而派人去與越共接觸,表示願意和談,但遭越共拒絕,楊文明以不願西貢毀於戰
火為由宣佈無條件投降,遂結束越戰。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日,越共宣佈南北越統一,更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
設於河內,並將西貢改名胡志明市。
  縮短陣線之時機與條件分析
  一時機:主動在敵兵大劣勢,不足以防守廣大之陣線。
  二條件:
1後方地區有良好之地形可供利用。
2縮短陣線後,可集中較優勢之兵力,相機與敵人決戰。
3有充分旳時間可供重新調整部署之用。
4能確實掌握通達新陣線的交通線。
  但由於越共一方面沿北緯十七度線及寮越高棉南越邊境線對南越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一方面以總數約三十餘萬的武裝部隊遍佈於南越各地進行恐怖活動,使越戰具備了以下
特質:越共始終掌握主動雙方沒有固定的陣線無前方與後方的區別。
  就理論而言,當主動在敵,而所擁有的兵力又不足以防守廣大的陣線時,縮短陣線以
便集中兵力,相機與敵決戰是正確的,但就越戰的特質與縮短陣線的條件而言,阮文紹的
決心顯然犯了以下的錯誤:
1這是一場沒有前後方之分,沒有固定陣線的戰爭,南越軍的陣線又將如何縮短,而
   新陣線又該如何選定?
2大軍之撤退,必須要有週詳的準備,但阮文紹的命令,卻使下級部隊毫無反應準備
   的時間,這種倉促的行動,每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混亂與損失。
  3中央高原乃南越的屏障,西貢的門,戶放棄中央高原,將給南越帶來下列之害:
   A西貢以北無險可守。
B通往第一二軍區的交通線受到嚴重的威脅,換言之,等於放棄芽莊以北的半壁江 
 山。 
C對民心士氣影響甚大。
  阮文紹的決心顥然犯了戰略上嚴重的錯誤,其理由為:
  1未考慮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2撤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導致問題的加速惡化。
八由軍事觀點評越共何以能打勝仗
九越南淪亡原因分析
1缺乏強固的領導中心
從吳琰廷時代政變之頻繁不計其數,而政府之改組更像走馬燈,不但國家元氣大傷
   ,而且更予越共坐大機會,直到阮文紹時,代雖然權力歸於統一,維持表面的安定
   ,但是高階層之間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勢仍時有所聞,以致領導中心的形象受到破
   壞,直接影響到民眾對政府的向心力,並削弱了美國對南越支持的程度
2過份依賴美國
   南越長期在美國的呵護下,養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一九七二年,南越軍在共黨歷  
   次的大攻勢中,由於跟美軍併肩作戰,有恃無恐,表現尚可;但是在一九七五年三
   月越共的攻勢中,因為缺少了美軍,卻變得不堪一擊,百萬大軍不到二個月就全部
   瓦解了。外援僅能增大勝利公算,並非勝利必備條件
3沒有中心信仰,幹部氣節掃地
   在南越淪亡過程中,南越數千名政府官員及高將領中,除了以副總統為首的數人殉
國外,不是變節投降就是一走了之,沒有一個戰死的人,也難怪士兵表現出一付保
命第一的心理,誰也不願去當英雄烈士
註:當阮文紹宣佈放棄中央高原及廣治後,先有第二軍區司令范文富擅離職守,後
有第一軍區司令吳廣長逃亡海上,到了西貢被圍時,副總統陳文敦參謀總長
     高文園第三軍區司令阮文全西貢衛戌司令阮文明西貢市長杜建饒等均搭
     機赴國外
4生活與戰鬥脫節
   蔣百里先生曾云: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反者亡。南越在
   長期戰爭中,生活困難,但大都市居民仍過著美國式生活,沒有絲毫戰爭氣息,許
   多人在飽暖之餘盲目追隨若干政客攻擊政府,為越共赤化南越製造有利之情勢
十越戰對美國人心理衝擊研究
越戰最大的悲劇在於它的慘敗,對美國政府而言,最大的過失在於嚴重錯誤的策略,
,季辛吉曾說:美國於越戰自始至終沒有清楚地界定自己的目的,也沒有確定該用何種手
段達到目的。美國派兵駐越,表達介入之心嫌多,爭取軍事勝利嫌少。雷根亦曾評論:這
是一個大悲劇,對我來說,越戰的恥辱是,年青人被送入絞肉機,而卻沒有任何人被允許
有獲勝的意願。由是在這種不求勝利致使戰爭慘遭敗績的刺激之下,美國人民在心理上產
生了許多複雜的變化;他們對這場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失敗戰爭,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他們對這麼一個不明不白的戰爭,竟要付出如此龐大的代價而在內心無法平衡;他們對國
際紛以背棄不可靠不忠實加諸在美國身上的指責,感到惱怒,並在自尊上受到嚴重挫
折,再加上美國傳播界對越戰訊息的刻意誤導,美國人對越戰的憤怒情緒,終於全面爆發
,他們從此不在乎美國對越戰是否光榮,相反的,他們索性樂見美國慘敗,甚至於,他們
更樂見他們所痛恨的美國政府遭到羞辱。
  越戰結束六七年內,美國人不約而同的對越戰採沈默態度,其可理解的因素如下:
1越戰是一場既失敗又丟人的戰爭,不足為道。
  2越戰創痕太深痛苦太重,碰不得也摸不得,更不知從何說起。
  3期盼在沈默中療傷止痛,甚至忘記這可咒的慘痛記憶。
  4避免分裂的意見再度引起爭辯而徒使創痛加劇。
5沈默更代表對越戰強烈的抗議與厭惡。
美國人對越戰的厭惡也同時強烈的反應在越戰退伍軍人身上,他們首先為這毫無顏面
,一無是處的戰爭,輕視越戰退伍軍人,繼之在新聞媒體的誤導下,誤認美軍在越南作戰
是助紂為虐,而不理會美軍奉國家之命在何等惡劣條件下作戰。參戰的美軍成了越戰失敗
的代罪羔羊,除要忍受戰爭所加諸的身心創傷外,還要忍受美國社會大眾的敵視與政府的
漠視,許多越戰退伍軍人都受到創傷性衝激之後官能失調症的困擾,其症狀為:情緒低落
不合群易怒疏離感倖存罪惡感失眠惡夢等,若干心理分析家稱之為越戰後遺
症候群,根據一九八0年美國聯邦退役軍人管理局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曾在越戰中有實
際戰鬥經驗的美國士兵,將近一半的人曾出現PTSD症狀,除了心理上的障礙外,越戰
經驗也為退伍軍人的平民生活造成許多嚴重的問題,諸如:婚姻危機失業毒癮及酗酒
高自殺率橘色毒劑後遺症國會與政府的漠視。
  另一問題是二五00名在越南被俘或失蹤美軍的下落至今仍未解決。
  在雷根總統的努力下,越戰結束十週年紀念時,美國不只願談敢談,且能發自內心
以實際的行動來對越戰做出種種甚具鼓舞性的反應,例如建造紀念越戰陣亡將士V字型黑
牆︵上面排列五0八二二名陣亡將士名字︶紐約為越戰退伍軍人舉行盛大而感人的歡迎儀
式,美國大學校園掀起研討越戰的熱潮,ROTC預官制度較前受大學生歡迎,而在反映
社會心理的電影製作方面,也不再視越戰電影為毒草,八0年代末期,有關越戰電影較著
者有返鄉越戰獵鹿人現代啟示錄,而較近年代之越戰電影較著者有前進高棉七月四 
日誕生野狠呼叫二十一第七特戰連金甲戰士早安越南親愛美國第一二滴血
北越歸來等等名片,而在影集方面曾在國內放映者有霹靂神兵中國海灘,大體而言,
越戰電影可分成三類:
  第一類描述越南戰場的實況。此類電影客觀地呈現當時的戰爭場面,並力求逼真。
  第二類探討越戰所引發的家庭及社會問題,除重新反省越戰外,側重在越戰退伍軍人
返回美國後所引發的各種適應問題。
  第三類透過越戰事件的題材,深入探索人性︵道德的批判良知的反省︶,現代啟示
錄即為典型作品。
伍結語

沒有留言: